-
小学古诗
小学古诗大全栏目收录了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以及小学古诗诗句的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包括:村夜、赋得古原草送别、忆江南乡、七步诗等小学语文必备诗词曲。
- [ 苏轼 ]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 [ 张籍 ] 秋思
- [ 李白 ] 望天门山
- [ 林杰 ] 乞巧
- [ 王维 ] 渭城曲 / 送元二使安西
- [ 苏轼 ] 富人之子文言文及翻译
- [ 刘义庆 ] 杨氏之子文言文及翻译
- [ 佚名 ] 林琴南敬师
- [ 龚自珍 ] 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
- [ 朱熹 ] 读书要三到文言文及翻译
-
初中古诗
《初中古诗》栏目收录了:观沧海、次北固山下、钱塘湖春行、西江月、天净沙·秋思、木兰诗、望岳、春望、石壕吏、归园田居、使至塞上、渡荆门送别、游山西村、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过零丁洋等
- [ 王维 ] 使至塞上
- [ 两汉乐府 ] 长歌行
- [ 共51首 ] 唐雎不辱使命文言文及翻译
- [ 李白 ]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陪侍御叔华登楼歌
- [ 佚名 ] 酒徒遇啬鬼文言文及翻译
- [ 李清照 ]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 [ 文天祥 ] 过零丁洋
- [ 陆游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
- [ 夏完淳 ] 别云间
- [ 白居易 ] 望月有感
-
高中古诗
《高中古诗》栏目收录了:沁园春、蒹葭、饮酒、登金陵凤凰台、八声甘州、水龙吟、登快阁、梦游天姥吟留别、终南山、登楼、塞下曲、从军行、过华清宫、雨霖铃、踏莎行、苏幕遮等
- [ 李白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别东鲁诸公
- [ 苏轼 ] 前赤壁赋文言文及翻译
- [ 共3首 ] 荆轲刺秦王文言文及翻译
- [ 共26首 ]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及翻译
- [ 李商隐 ] 夜雨寄北
-
宋词精选
宋词精选栏目收录了300多篇经典宋词精选,包括:洞仙歌、摸鱼儿、汉宫春、菩萨蛮、念奴娇、水调歌头、水龙吟、临江仙、满江红、酹江月、朝中措、浣溪沙、梦玉人引、南柯子等宋词精选赏析。
- [ 赵崇 ] 清平乐·怀人
- [ 赵令畤 ] 蝶恋花·卷絮风头寒欲尽
- [ 朱敦儒 ] 采桑子·彭浪矶
- [ 张先 ] 千秋岁·数声鶗鴂
- [ 欧阳修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 韩缜 ] 凤箫吟·锁离愁
- [ 欧阳修 ] 长相思·花似伊
- [ 陈与义 ] 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 [ 周邦彦 ] 兰陵王·柳
- [ 李清照 ]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
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栏目收录了十九首古诗,以及诗句的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包括:东城高且长、回车驾言迈、今日良宴会、客从远方来等经典诗词曲赏析。
-
唐诗三百首|唐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是近几百年来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唐诗选本,收录了77家诗,共306首,比较著名的杜甫的诗有38首、王维的诗29首、李白的诗27首、李商隐的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接触中国古典诗词最好的入门书籍。本站精编唐诗三百首全集,每首诗含有原文、注解、韵译、评析,是您学习的好助手。
- [ 李白 ] 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 [ 李商隐 ] 蝉(本以高难饱)
- [ 马戴 ]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 [ 李白 ] 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 [ 孟浩然 ] 留别王侍御维 / 留别王维
- [ 王之涣 ] 凉州词二首·其一
- [ 刘长卿 ] 自夏口至鹦鹉洲夕望岳阳寄源中丞
- [ 卢纶 ] 塞下曲·林暗草惊风
- [ 李商隐 ] 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
- [ 白居易 ] 望月有感
-
古诗三百首
古诗三百首栏目收录了包括:先秦两汉诗、魏晋南北朝诗、宋诗、辽金元诗、明诗、清诗/近代诗等古诗三百首全集赏析。
-
宋词三百首全集原文|翻译|赏析
《宋词三百首》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一颗巨钻,在古代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妍,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胜。
- [ 欧阳修 ] 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 [ 李之仪 ] 卜算子·我住长江头
- [ 辛弃疾 ] 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 [ 俞国宝 ] 风入松·一春长费买花钱
- [ 张耒 ] 秋蕊香·帘幕疏疏风透
- [ 韩缜 ] 凤箫吟·锁离愁
- [ 黄裳 ] 减字木兰花·竞渡
- [ 严蕊 ] 卜算子·不是爱风尘
- [ 卢炳 ] 减字木兰花·莎衫筠笠
- [ 陈亮 ] 水龙吟·春恨
-
春节古诗词
春节古诗词栏目收录了关于春节的古诗,以及诗句的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包括:除夜宿石头驿、元旦口占用柳亚子怀人韵、卖痴呆词、凤城新年词等经典诗词曲赏析。
- [ 戴复古 ] 除夜(扫除茅舍涤尘嚣)
- [ 辛弃疾 ] 蝶恋花·戊申元日立春席间作
- [ 崔涂 ] 除夜 / 巴山道中除夜书怀 / 除夜有怀
- [ 孟浩然 ] 田家元日
- [ 欧阳詹 ] 除夜长安客舍
- [ 崔元翰 ] 奉和圣制中元日题奉敬寺
- [ 戴叔伦 ] 除夜宿石头驿
-
元宵节古诗词
元宵节古诗词栏目收录了关于元宵节的古诗,以及诗句的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包括:上元夜、元夜踏灯、上元竹枝词、辛亥元夕等经典诗词曲赏析。
-
清明节古诗词
清明节古诗词栏目收录了关于清明节的古诗,以及诗句的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包括:寒食野望吟、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清明日观妓舞听客诗等经典诗词曲赏析。
-
端午节古诗词
端午节古诗词栏目收录了关于端午节的古诗,以及诗句的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包括:端午日赐衣、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竞渡曲等经典诗词曲赏析。
-
七夕节古诗词
七夕古诗词栏目收录了关于七夕的古诗,以及诗句的注释、翻译、译文、赏析、鉴赏。包括:牵牛织女、秋夕、马嵬、辛未七夕、他乡七夕等经典诗词曲赏析。
-
临顿儿
临顿谁家儿?生小矜白皙。
阿爷负官钱,弃置何仓卒!
贻我适谁家,朱门临广陌。
嘱侬且好住,跳弄无知识。
独怪临去时,摩首如怜惜。
三年教歌舞,万里离亲戚。
绝技逢侯王,宠异施恩泽。
高堂红氍毹,华灯布瑶席。
授以紫檀槽,吹以白玉笛。
文锦缝我衣,珍珠装我额。
瑟瑟珊瑚枝,曲罢恣狼藉。
我本贫家子,邂逅道抛掷。
一身被驱使,两口无消息。
纵赏千万金,莫救饿死骨。
欢乐居他乡,骨肉诚何益! -
送从弟删东归
云水东南两月程,贪归庆节马蹄轻。春桥欲醉攀花别,
野路闲吟触雨行。诗价已高犹失意,礼司曾赏会成名。
旧山风月知应好,莫向秋时不到京。 -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别茂嘉十二弟。鹈鴂、杜鹃实两种,见《离骚补注》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算未抵、人间离别。马上琵琶关塞黑,更长门、翠辇辞金阙。看燕燕,送归妾。
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谁共我,醉明月。 -
西窗烛(雨霁江行自度)
春江骤涨,晓陌微干,断云如梦相逐。料应怪我频来去,似千里迢遥,伤心极目。为楚腰、惯舞东风,芳草萋萋衬绿。
燕飞独。知是谁家箫声多事,吹咽寻常怨曲。仅教衿袖香泥涴,君不见、扬州三生杜牧。待泪华、暗落铜盘,甚夜西窗剪烛。 -
题平望驿
一派吴兴水,西来此驿分。路遥经几日,身去是孤云。
雨气朝忙蚁,雷声夜聚蚊。何堪秋草色,到处重离群。 -
所思·空塘水碧春
空塘水碧春雨微,东风散漫杨柳飞。
依依南浦梦犹在,脉脉高唐云不归。
江头日暮多芳草,极目伤心烟悄悄。
隔江红杏一枝明,似玉佳人俯清沼。
休向春台更回望,销魂自古因惆怅。
银河碧海共无情,两处悠悠起风浪。 -
猎
残猎渭城东,萧萧西北风。雪花鹰背上,冰片马蹄中。
臂挂捎荆兔,腰悬落箭鸿。归来逞馀勇,儿子乱弯弓。 -
绕佛阁(黄钟商与沈野逸东皋天街卢楼追凉小饮)
夜空似水,横汉静立,银浪声杳。瑶镜奁小。素娥乍起、楼心弄孤照。絮云未巧。梧韵露井,偏借秋早。晴暗多少。怕教彻胆,蟾光见怀抱。
浪迹尚为客,恨满长安千古道。还记暗萤、穿帘街语悄。叹步影归来,人鬓花老。紫箫天渺。又露饮风前,凉堕轻帽。酒杯空、数星横晓。 -
游子吟 / 迎母漂上作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咏汉高祖
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
十月五星聚,七年四海宾。高抗威宇宙,贵有天下人。
忆昔与项王,契阔时未伸。鸿门既薄蚀,荥阳亦蒙尘。
虮虱生介胄,将卒多苦辛。爪牙驱信越,腹心谋张陈。
赫赫西楚国,化为丘与榛。
-
骤风急雨
出处:宋·郭熙淳《林泉高致·画诀》:“夏山雨过,浓云欲雨,骤风急雨,又曰飘风急雨。”
-
敖世轻物
出处:《淮南子·齐俗训》:“敖世轻物,不污于俗。”
-
眼观六路
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为将之道,身临战场,务要眼观四处,耳听八方。”
-
狐听之声
出处:《水经注·河水一》引《述征记》:“冰始合,车马不敢过,要须狐行,云此物善听,冰下无水乃过,人见狐行方渡。”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狐之为兽,又多猜疑,故听河冰无流水声,然後敢渡。”
-
倚马千言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桓宣武[桓温]北征,袁虎时从,被责免官。会须露布文,唤袁[袁宏]倚马前令作。手不掇笔,俄得七纸,殊可观。”
-
调朱傅粉
出处:裘廷梁《伦白话为维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栋,效颦以为工,学步以为巧,调朱傅粉以为妍,使以白话译之,外美既去,陋质悉呈,好古之士,将骇而走耳。”
-
淫词秽语
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一回:“淫词秽语,概所不录。”
-
鹿走苏台
出处:《汉书·伍被传》:“臣今见麋鹿游姑苏之台也。”
-
细大不踰
出处:暂无出处!
-
家弦户诵
出处:清·张祖廉《定盦先生年谱外纪》卷上:“先生尝写文目一通付子宣曰:‘此家弦户诵之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