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苏轼

所属朝代:宋代

苏轼简介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的诗词作品

  • 临江仙·赠送

    宋代 · 苏轼

    诗句端来磨我钝,钝锥不解生芒。欢颜为我解冰霜。酒阑清梦觉,春草满地塘。
    应念雪堂坡下老,昔年共采芸香。功成名遂早还乡。回车来过我,乔木拥千章。

  • 浣溪沙·同上

    宋代 · 苏轼

    芍药樱花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
    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

  • 六月二十日夜渡海

    宋代 · 苏轼

    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终风也解晴。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
    空余鲁叟乘桴意,粗识轩辕奏乐声。
    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文言文及翻译

    宋代 · 苏轼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蚶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

  • 南乡子·怅望送春怀

    宋代 · 苏轼

    【南乡子】

    集句

    怅望送春怀。(杜牧)
    渐老逢春能几回。(杜甫)
    花满楚城愁远别,(许浑)
    伤怀。
    何况清丝急管催。(刘禹锡)

    吟断望乡台。(李商隐)
    万里归心独上来。(许浑)
    景物登临闲始见,(杜牧)
    徘徊。
    一寸相思一寸灰。(李商隐)

  • 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

    宋代 · 苏轼



    我观文忠公,四子皆超越。
    仲也珠径寸,照夜光如月。
    好诗真脱兔,下笔先落鹘。
    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
    文章乃余事,学道探玄窟。
    死为长白主,名字书绛阙。
    (熙宁之末,仲纯父见仆于京城之东,曰:“吾梦道士持告身授吾曰:上帝命汝为长白山主,此何祥也?”明年,仲纯父没。)
    伤心清颍尾,已伴白鸥没。
    喜见三少年,俱有千里骨。
    千里不难到,莫遣历块蹶。
    临分出苦语,愿子书之笏。

  • 赠刘景文 / 冬景

    宋代 ·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是一作:“正”)

  • 占春芳

    宋代 · 苏轼

    红杏了,夭桃尽,独自占春芳。不比人间兰麝,自然透骨生香。
    对酒莫相忘。似佳人、兼合明光。只忧长笛吹花落,除是宁王。

  • 临江仙·送王缄

    宋代 · 苏轼

    忘却成都来十载,因君未免思量。凭将清泪洒江阳。故山知好在,孤客自悲凉。
    坐上别愁君未见,归来欲断无肠。殷勤且更尽离觞。此身如传舍,何处是吾乡。

  •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宋代 · 苏轼

    【西江月】

    玉骨那愁瘴雾,
    冰肌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幺凤。

    素面常嫌粉涴,
    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