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选择与三位妻子长眠在一起,是因为他深深地爱着她们,愿意与她们永远在一起。苏轼是一位情感丰富、内心深邃的文人,他在生前便为妻子们写下了许多深情的诗歌和文字。他相信爱情跨越生死,因此选择与妻子们在墓中长眠,希望在来世得以相守相伴。这种坚定不移的爱情观和对妻子的深情之情,也体现了苏轼内心深处的浪漫和忠诚。

文学大家苏轼
文坛领袖苏轼,一生拥有三位妻子,巧的是都姓王。
原配王弗,续缘王润之,侍妾王朝云。三位女性,各有各的光彩。她们都有同样的品格,知书达理,贤良淑德。
她们跟随苏东坡宦海沉浮,一道饱受仕途的惊风骇浪,颠沛流离。她们悉心料理家务,抚养孩子。无怨无悔,深情陪伴,死而后已!
她们每一个都深情大义,她们的离去,让苏东坡痛断肝肠!
第一任妻子,王弗。1055年,16岁的王弗与19岁的苏轼成亲。王弗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贤淑达理。她料理家务,伺候公婆,照顾丈夫,妯娌和睦。深得全家赞许。王弗敬爱丈夫,但不盲从。对苏轼不当之行,会直言规劝,适时提醒或纠正。
两人生活了10年。他们相知相爱,平等和谐的夫妻之道,令人称赞。可好景不长,1065年,王弗去世,留下6岁的儿子苏迈。
王弗的去世,给苏轼沉痛打击。苏轼陷入深深的悲痛与思念,回想他们初次相见的情形,一幕幕依然那样清晰。那是他们纯洁美好的初恋啊!
苏轼悼念发妻,写下《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一句“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道尽多少离别哀怨!
图源网络
第二任妻子,王润之。1068年,苏轼续取王弗的堂妹,21岁的王润之,比苏轼小11岁。王润之性情温善,宽厚大度。与丈夫同甘共苦26载,生育了2个儿子,分别是苏迨,苏过。还有堂姐的遗孤苏迈,她视如己出。
王润之接任了堂姐的职责,承担一家大小的生活琐事。铁宕起伏的日子,吃苦遭罪,从不抱怨。对时运坎坷的丈夫,只有默默的心疼与鼓励。
慈悲为怀的王润之,不仅把家里照顾的妥妥贴贴,在丈夫事业上也是竭力支持。
苏东坡在地方任职时,遇到当地灾荒,王润之会从微薄的家用中挤出钱来,救济当地的灾民。
然,天有不测风云。1093年,王润之病逝。在中秋团圆时,倍加思念之苦的苏东坡含着悲痛,从头至尾,回忆了王润之跟随自己的点点滴滴,一件件的往事,都折射出妻子的贤良大度,柔情似水。贤妻情义深重,令苏东坡心碎愧疚!
于是乎,苏东坡不禁问天问自己,“我该如何报答与你?唯有生同室,死同穴!”。苏东坡对亡妻的哀痛,可见一斑!
为此,苏东坡写下祭文《祭亡妻同安郡君文》,以表对王润之的深切思念。
图源网络
第三位侍妾,王朝云。朝云原是青楼歌女,美貌出众。苏东坡对她一见倾心,念念不忘。胸襟宽厚的王润之,明白丈夫的心思,便主动花钱把朝云从青楼赎出,接回家。
那时,朝云年纪还小,不过十几岁,却聪慧过人。跟着苏东坡学习,进步很快。常常与苏东坡写诗对赋,弹琴吟唱。渐渐成为苏东坡的精神知己,朝夕相处久了,两人越发的心心相印。
乌台诗案,苏东坡蒙冤入狱,出狱后的苏东坡看到为担心自己安危,憔悴失色的朝云而深受感动。后来,苏东坡正式纳朝云为妾。
之后,朝云生下儿子苏遁。不幸的是,孩子很小便夭折了。失子之痛的朝云开始信佛,与苏东坡一起研习长生之道。可红颜薄命,34岁的朝云患病而香消玉殒。
从1074年来到苏家,至1095年,朝云陪伴苏东坡19年。朝云走了,也带走了苏东坡的快乐。回忆每一个,与朝云锦瑟和弦的美好时光,都令苏东坡无限悲伤。
怀着满腹哀思,苏东坡写下《西江月·梅花》。在他眼里,朝云是冰清玉骨的梅花,高度赞誉了朝云的美丽与高洁品质。可见,朝云在苏东坡心中的地位是多么的崇高!
图源网络
是贤妻,是知己,都是挚爱
三位妻子跟随苏东坡生活,并非尊享荣华富贵,更多的时间是在各地辗转,在途中流离。有时,苏东坡还要为全家人的生计犯愁。以至于,被贬至黄州时,苏东坡竟亲自开荒种地,自建农舍。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
才华横溢,忧国忧民的苏东坡,仕途坎坷,屡屡遭奸臣陷害,一生失意不得志。满腔的壮志豪情,在一次次的贬谪中消磨荒怠。
即便如此,苏东坡并不消沉,他随遇而安,依然忠诚君主,报效朝廷,为民造福。他深受百姓爱戴,所到之处,百姓总是夹道相迎,或相送。
重重磨难,愈发磨练了苏东坡坚韧豁达的心。这正是,饱经风霜而不改英雄本色!
1101年,65岁的苏东坡一病不起,在常州去世。临终前,苏东坡召集儿子于床前,嘱咐儿子说,将他与妻子王润之合葬一起。最后的交代,兑现了他当初“死同穴”的沉痛诺言。
三位妻子,都是识大体的贤良女性。王润之陪伴苏东坡的时间最长,对家庭奉献也最大。所以,苏东坡对王润之除了普通的夫妻之情,还有深层的敬重之意!彰显了苏东坡知恩感怀的高贵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