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是东汉末年曹操之子,历史上有着复杂的评价。然而,我们在重审他时,我们不应忽视一些他不应整死的人。这其中有一位信念坚定、智慧过人的女性,以及两位胸怀大志、为民请命的男性。他们或许在当时的政治斗争中处于曹丕的对立面,但透过历史的长河,我们能够重新审视他们的价值与意义。通过对这三位人物的重审,我们或许能够更全面地了解那个动荡的时代,以及曹丕的决策对于历史走向的影响。
一直想写一写曹丕,看《新三国》的时候,发现曹丕这个人非常有意思,也非常不简单,同他的父亲曹操一样,矛盾冲突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他被曹操敲诈时你觉得他可怜;

《新三国剧照》
他训斥他姐姐曹皇后时你觉得他无情;
《新三国》曹皇后
他低声下气去请教司马懿时,你觉得他虚心;
《新三国》剧照
当他当上帝王后提防司马懿时又有点过河拆桥的味道;
《新三国》剧照
他不顾一切得到甄宓时,你觉得他好色;
甄宓剧照
他忍痛把第一美女静姝赐给司马懿时,你觉得他克己……
《新三国》静姝剧照
所以,我就对历史上的曹丕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产生了非常浓厚的探究冲动,刷了一遍陈寿的《三国志·文帝纪》以及资治通鉴,发现陈寿的曹丕的评价相当的不高,陈寿是这样评价曹丕的: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先夸两句文才),若加之旷大之度(你要是再大度点),励以公平之诚(再公平点),迈志存道(志向再大点),克广德心(再仁德一点),则古之贤主,何远之有哉!(现在离贤主还差得远哪)。
什么叫春秋笔法?看上去句句像夸,其实字字黑得体无完肤。
其实翻完史书之后,你发现曹丕的矛盾远远不止以上几点,比如他发现他的好基友夏侯尚移情别恋了,爱上小妾不可自拔,曹丕不开心了,这个时候你觉得他有同情心。
然而转眼间,他却下旨将夏侯尚的小妾绞杀了,这种做法你又觉得很混蛋很残暴的,瞎掺和人家家务事;夏侯尚从此悲感发病恍惚,曹丕又忍不住总是吐槽,老基友真没出息啊,活该被杜袭瞧不上,你觉得他小肚鸡肠;吐槽万夏侯尚依然是恩宠不衰,你又觉得他比较大度。
曹丕的这种矛盾,让他在继承发扬曹操的事业的同时,也整了好多人,例如曹植、曹彰、于禁、张绣等都被整过,有的还被整死了,丁仪还被灭族,然而这其中有三个人确实不应该被整死的。
一、文昭皇后甄宓
甄宓的一生可谓凄苦无比,跌宕起伏,三岁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16岁嫁给袁绍之子袁熙,21岁那年,曹操攻下邺城,甄宓因为美貌被曹家父子三人垂涎,最终曹丕捷足先登,生米煮成熟饭,被曹丕所纳,曹操最终只能望甄兴叹。
甄宓非常孝顺,之前在嫁给袁熙的时候一直就留在邺城伺候婆婆刘氏,嫁给曹丕后也尽心伺候婆婆卞夫人,就连卞夫人时常叹道:“真是孝顺的媳妇啊!
然而随着曹丕的称帝,曹丕的后宫不断扩大,加之甄宓的年龄增长,又时常跟卞夫人在一起,得到的恩宠日益减少,不免时常发几句牢骚,再加上郭女王在曹丕跟前的枕边风,曹丕竟然遣使者将甄氏赐死,年仅38岁,死后曹丕还不解气,又名人将甄宓被发覆面,以糠塞口使她的灵魂无处申冤。甄宓的儿子魏明帝曹睿对这件事情一直心中忿恨,即位后数次哭泣着向郭女王追问母亲死状,郭太后说:”你母亲是先帝所杀,为什么责问我?应该去怪罪你的父亲。况且你作为人子,怎么能因为亲生母亲杀害后母呢?”曹睿听了暴怒不已,于是逼杀郭太后为母报仇!
写到这里我不免发生感慨,最容易得到的,往往也却不被珍惜。
甄宓剧照
二、一代名将于禁
于禁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为曹家打江山忠心耿耿,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攻襄樊,于禁率军三万前往救助曹仁,关羽水淹七军,于禁全军覆没,无奈举军投降,关羽败走麦城后,于禁被转移到了孙吴集团。
两年后曹丕称帝,孙权向曹丕称臣,便遣返于禁等人回魏,于禁回到魏国时已经须发皆白,面容憔悴,他哭泣着向曹丕磕头。曹丕以春秋时期荀林父、孟明视的旧事来安慰他,之后曹丕又任命于禁为安远将军;
不久曹丕打算让于禁出使东吴,临行前让于禁北去邺城拜谒曹操的陵墓,等到于禁到达那里时,却发现曹丕却早先命人在陵墓的墙壁上画了关羽战克、庞德愤怒、于禁降服之状,于禁见到后,又羞又恼,不久即去世,最后还给了于禁一个恶谥:厉侯!可以说于禁是让曹丕羞辱死的。
《新三国》剧照
三、恩人之子鲍勋
鲍勋是鲍信之子,当年征黄巾时,曹操轻敌,眼看着就要被黄巾灭了,这时是鲍信拼死救出曹操,但鲍信自己被黄巾军杀害,时年四十一岁,可以说鲍信是曹家的恩人。
作为鲍信儿子的鲍勋,也因父萌职,但鲍勋性情刚正,秉公执法,有一次曹丕的小舅子被揭发盗窃官布,按律应当弃市,当时还不是帝王的曹丕多次写信求情,但鲍勋不为所动,因此得罪了曹丕,从此曹丕对其怀恨在心。
《新三国》剧照
黄初六年,曹丕征讨孙权,回朝经过陈留,陈留太守孙邕拜见曹丕,并想顺道探望鲍勋。当时营垒还未建成,只树立了营标,而孙邕就想抄近路从侧路而不走大路,而按照当时的军令,未经允许在军道上走动是不允许的,被军营令史刘曜发见并检举他违反军令,鲍勋认为壕堑营垒还没建成,不够成违法,于是就将此事没有报告。
曹丕回到洛阳后,这件事被抖搂出来,其实这个作为一种司法解释是正常的,然而曹丕既没有召集司法人员来辩论这个事情然后做出结论,也没有追问孙邕的责任,而是直接下了一道圣旨:鲍勋指鹿为马,逮捕交给廷尉。
廷尉门揣测到了皇帝的心思,严办鲍勋,判处其劳改五年,判完后,当时还是有一个比较正直的官员,认为鲍信只是司法解释,不够成违法,即便是构成了包庇罪犯,按照当时的律法,也应该只是法金二斤,于是就驳回了判决。
曹丕听后勃然大怒,下旨“勋无活分(鲍勋没有资格活下去了),而汝等敢纵之!收三官以下付刺奸,当令十鼠同穴”。
陈群、钟繇等纷纷为鲍勋求情,曹丕皆不为所动,派人到狱中将鲍勋赐死,一代廉吏就这样被曹丕整死,鲍勋去世的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财物。不过说来也怪,鲍勋被处死后二十日,曹丕就逝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