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何选择隐瞒自己真实姓氏夏侯

曹操,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威严而亦复杂的人物。作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深谙权谋,才智过人。然而,他在选择隐瞒自己真实姓氏夏侯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引人深思的谜题。面对历史学者和读者的疑惑,我们不禁要问,为何曹操选择以夏侯为姓?是出于其个人原因还是为了更好地达到政治目的?通过对曹操生平和时代背景的分析,或许能找到一些解答。

说到曹操的身世,我们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若隐若现内真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月朦胧,鸟朦胧,曹操很朦胧。根据三国志记载,曹操字孟德,沛国谯人,祖父曹腾,曹操的父亲叫曹嵩,是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关键在这句莫能审其生出本末。大家注意啊,这一句叫莫能审其生出本末,意思就是谁也不知道他是哪里来的。不过三国演义上就说得比较清楚,曹操本姓夏侯氏。曹操为何选择隐瞒自己真实姓氏夏侯

曹操图片

因为他的父亲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所以就冒姓曹,就是假托他人的姓氏就姓曹了,小字阿瞒,吉利。三国演义的这个说法是有依据的。根据三国之助引述的吴人作曹瞒传吉国颁世语记载,松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敦为重复兄弟。这个记载和三国演义中的记载是一致的。从三国的历史当中我们也可以知道,为什么曹操身边那么多的夏侯姓氏的亲信将领,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都是一家人啊。那么,为什么三国志上没有写明呢?

而且还做了一个朦胧的处理呢,这段身世之谜缩小了是隐私,说大了就是丑闻,其二,万一有人利用血缘做文章,还有可能引发政治风暴,其三,这段身世的背后包含着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就是曹操的祖父是个太监,这种宦官的家庭出身是要遭人耻笑和反感的,是曹操非常不愿意提起的。后来陈琳在写讨曹操檄文的时候揭露了这个身份,引发了曹操极大的愤怒。这件事情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曹操是非常避讳谈及绅士的,大家看,连亲生父母的信息都要隐瞒,这就是曹操的童年。所以,曹操小名叫阿瞒,意思就是一定要瞒住。单从这个名字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信息,就是曹操从小就活在谎言和欺骗当中,越是身边的人越要防备,见曹家人要说曹家话,见到夏侯家的人要说夏侯家的话,骗的都是自己身边最亲近的人,只有技巧,没有真诚。这样的成长经历造就了曹操多疑狡诈的性格。幼儿园里无小事,童年时代的经历会造就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会造就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有一个例子最能够说明曹操性格的形成过程,这个故事叫曹操骗父。曹操小时候号飞鹰走狗。非常无度。他的叔父很生气。常常在曹嵩面前告状。曹操于是设了一个圈套。有一天,曹操与叔父在路上相遇,打完招呼以后,曹操一头就栽倒在地上,口吐白沫,双腿乱弹。叔父不禁大吃一惊,连忙问怎么了。曹操说突然中风了,舒服就信以为真,赶紧去告诉曹嵩。曹嵩闻讯匆忙赶来,却发现曹操一点中风的样子也没有。曹嵩就纳闷了,对曹操说,你叔叔说你中风了,有这回事吗?曹操说,我本来没有中风,只是叔叔不喜欢我,才到你那里说我的坏话。从此以后,叔父再向曹嵩告状,曹嵩也就不再相信了。

曹嵩图片

为什么曹嵩会这么轻易地就相信了自己孩子的骗局呢?这里面的道理其实很简单,给大家讲一个基础的规律。一个孩子朝你做鬼脸,这个鬼脸到底是可爱呢还是可恨呢?其实不取决于这个鬼脸是什么样子,而取决于孩子是你家的孩子还是邻居家的孩子。所以,看待和自己有感情的人是最容易产生盲点和误区的。曹操父亲糊涂庆幸,使得曹操的欺骗得逞,这对于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灾难性的。心理学有一个基本的规律,行为是强化的结果,一种行为如果得到好处,受到鼓励,就会被保持和加强。一种行为如果受到惩罚,被批评,就会减弱和消失,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家长需要及时地作出评价和矫正。曹操的父亲没有担负起这个责任。所谓养不教,父之过,家长的疏忽大意往往给孩子带来人格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下属是领导的影子。有什么样子的父母就会有什么样子的孩子,什么样子的领导就会带出什么样的队伍。

曹操的诡诈性格就是这样不知不觉地形成的。大家知道,东汉年间国家选拔人才实行的是推荐制。必须要有好的名声,有高人的推荐,才能够获得进步的机会。少年曹操,宦官之后,出身可疑,背景复杂,行为不检点,诡计多端,这些东西给他的成长和成名带来了问题。

对于这样一个少年,谁会接受,谁能认可呢?人要做大事,必须要获得广泛的认可。做企业要传播品牌,做人要传播民生,传播了才会有影响力和号召力。传播的基本规律是先有美誉度,后有知名度。这个顺序不能勾错了,先有知名度,后有美誉度呢,不行。比如我在微博上因为做坏事儿出了名,然后再进军主持界。行不行呢?肯定不行,那不是给主持界抹黑吗?所以只有得到家长的认可。孩子是没有发展的,要发展就必须要有来自社会的认可。

有四种孩子。社会上赞美,家长也夸赞,这叫好孩子。 会上赞美,家长连续带骂,这叫苦孩子,社会上一片指责,家长也骂,这叫坏孩子,社会上一片指责,家长却闭着眼睛使劲的夸,这叫耽误孩子。曹操要发展,光有亲爹的赞美是不行的,还必须要有来自社会的认可,那么找谁呢?研究发现,在人群中传播美誉度,意见领袖能够起到关键作用。什么是意见领袖?人群当中有一种人,大家没有想法时都要看这种人的想法,大家没有主张时,都要看这种人的主张,一旦在他这里得到了认可,那很快就会得到众人的认可,这种人就是意见领袖。如果你正在做的一件事情,要想获得大家的支持,或者你有一种。

产品新上市,想获得大家的认可,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说服意见领袖,让他在公开场合表态。曹操要借助的这种意见领袖名字叫做乔玄。根据后汉书记载,乔玄字公祖,梁国睢阳人,清正廉洁。乔玄从地方官一直做到中央政府的司空摊位,去世的时候家贫,没有产业,居无定所,但深受老百姓的爱戴。如果乔玄开微博,贴的标签应该是青年、反贪、敢作敢为,这么大名鼎鼎的乔玄是如何给曹操加关注的呢?而且动不动就劝曹操一下,这又是为什么呢?乔玄,乔玄真地瞧着就很玄妙。

我们先来看看乔玄对曹操的评价。玄谓太祖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世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曹操拜见乔玄,乔玄见到她就感到惊讶,对她说,如今天下将要大乱,需要命世之人才能够安定天下的不就是你吗。

#奇妙知识季#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