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及隋唐时期的变迁

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及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多变的时期。这段时期的变迁鲜明地展现了中国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巨大变动。从东汉末年开始,中国分裂成了三国,这段时间充满了政治争斗、战乱和社会动荡。而随着西晋末年的灭亡,南北朝开始了,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不断,中原文化的衰落也开始显现。但是,隋唐时期的统一带来了中国历史上的繁荣与辉煌,这段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的黄金时代之一。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这一时期的变迁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220-589年)

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266年亡。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汉,史称蜀或蜀汉,263年亡。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建吴,280年亡。

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西晋,统一中国;316年匈奴攻破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

(3世纪,万民法适用于罗马帝国统治范围的自由民。)

317年,司马睿在东南地区建康建立东晋;北方和西南地区先后出现十几个少数民族和汉族建立的割据政权,史称“十六国”。这一时期称为“东晋十六国”。

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晋帝立宋,后又经萧齐、萧梁、陈。(合称南朝)

386年鲜卑族拓跋珪建立北魏,439年,统一北方;后分裂为东魏、西魏;后又被北齐、北周取代。(合称北朝)

四、隋唐时期(581-907年)

581年,杨坚建隋,都长安。589年,隋灭陈,统一全国。

(6世纪,《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618年,李渊建立唐朝,都长安。626—649年贞观之治(唐太宗);713—741年开元盛世(唐玄宗)。

(7世纪初,伊斯兰教创立。)

755年,安史之乱发生,唐朝由盛转衰。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