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西汉名将,年少有为。他虽是一个年纪轻轻的私生子,但却凭借出色的勇猛和非凡的才华,一举成为了将军,并被封为侯爵。他的英勇事迹和杰出表现,让人们感叹不已,也为他赢得了无数赞誉。无论是在战场上的马背上,还是在朝廷上的言辞之间,霍去病始终展现着超越他同龄人的成熟和智慧。这位令人敬佩的将军,不仅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成为了一个年少有为的楷模。
西汉名将霍去病,年少有为,年纪轻轻就拜将封侯。别看他年纪轻轻、意气风发,但他的身世还是较为可怜。
霍去病,不但是个奴隶之子,他还是个私生子。他母亲叫卫少儿,在汉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家做侍女,期间认识了在平阳县做官的年轻人,当时两人情投意合,私定终身,暗结珠胎,生下了霍去病。然而这个当官的年轻人,事后却不认这个与他私定终身而产下的私生子,而是回家娶妻生子。母亲卫少儿也不把这事告诉年幼的霍去病,直到霍去病立下了不世功勋之后才与父亲相认。
霍去病之所以能成为西汉著名的战将,与他年少时的这段苦难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他从年幼时起,就努力学习骑马、射箭和击剑武艺,艰苦的奴隶生活让他成为了一名性格刚毅、体格强壮、武艺出众的青年。
后来他的姨妈卫子夫成为汉武帝的皇后之后,他的身份也被改变,走进了汉武帝的生活圈,并得到汉武帝的喜欢,把他留在身边。
当时,汉武帝面对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边境不时地要受到匈奴侵扰。
公元前124年秋,匈奴骑兵侵入代郡,他们不但掳走了我一千多人口,还杀害了郡尉。为打击匈奴的嚣张气焰,次年春天,汉武帝决定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对匈自卫反击战。由他的舅舅卫青任大将军,亲率六位将军出征匈奴。
有这么好的机会来临,霍去病当然不会轻言放弃?于是,他就向汉武帝请战,要求加入出征队伍。汉武帝出于让霍去病在战场上锻炼成长考虑便答应了他的请求,同时命令卫青从军中挑选八百勇士,归霍去病指挥。汉武帝还任命他为“骠姚校尉”(骠姚,意为勇敢敏捷)。
按照卫青的安排,霍去病率领的这八百勇士是作为预备队的,毕竟他还没有实战经验,把他留在大本营比较安全。可是,霍去病却不答应,胡搅蛮缠地求着舅舅卫青,最后卫青只好同意他率这八百勇士单独行动,不过事先告诉他,如果见到匈奴骑兵就马上回来报告,不可交战。
有了大将军的命令,霍去病他们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在广阔的草原上一路狂奔,追寻着匈奴骑兵。然而他们这一走,走到天黑还没回来,这可把大本营的卫青他们急坏了,个个坐立不安,生怕出了什么事情,回去也不好跟姐姐交代。
直到第二天,只听帐外有人来报:骠姚校尉回来了。他急匆匆走出帐外一看,果然见霍去病提着一人头,八百骑兵紧跟其后,向着大营而来,还押着几个匈奴战俘。
原来,昨天霍去病他们出了大营一路向北狂奔了好几百里地,也没见着匈奴兵,就在草原上过了一夜。第二天天亮后继续前行,终于发现了匈奴骑兵的帐篷。霍去病把八百勇士分成几路对帐篷进行包抄,自己则带头往中间一座最大的帐篷杀去。
而此时,帐篷里的匈奴兵们正在呼呼大睡,当他们睁开眼时,汉朝的勇士们已经把刀砍向他们的头颅,他们这一下子就砍了匈奴单于叔祖父籍若侯,活捉了几个匈奴贵族,便带上战利品马不停蹄返回大营。
霍去病初战告捷,当他们班师回朝后,汉武帝刘彻召见了霍去病等人,他对霍去病说,你初生牛犊不怕虎,小小年纪打起仗来确是有勇有谋,朕一定要好好奖赏你。这一次,你勇冠三军,就封你为“冠军侯”。
这一年,霍去病才18岁。
两年之后,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骑将军,两次率部征战河西走廊,取得了重大胜利,年仅20岁的他成了大汉朝廷上一名举足轻重的人物,被任命为大司马。
可能是天妒英才,霍去病却在他24岁时英年早逝,没能继续为大汉朝廷再立新功、再创伟业,然而他生前留下了一句名言,让后人一直传诵至今。
那就是:“匈奴未灭,无以家为!”
那是在河西战役之后,汉武帝为表彰霍去病的功绩,特意在长安为他建造了一座非常豪华的居所,请他前去查看,霍去病却对汉武帝说:“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谢绝了这套豪宅。
后来,当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们,一旦遇到国难当头时,就会想到霍去病这句传世名言:匈奴未灭,无以家为!并以此来激励我们抵御外侮的斗争意志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