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慈禧太后是一个极具争议性和魅力的人物。她在清朝晚期,混乱时代中独揽皇权,成为了一代权势巅峰的象征。慈禧太后以她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力,成功地把握住了国家的统治权,并对整个国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慈禧太后的权力虽然可怖,但也蕴含了许多悲剧。她的一手操控导致了国家内外的混乱和动荡,使得中国陷入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的深度危机之中。因此,探究慈禧太后独揽皇权的原因和影响,对于我们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至关重要。
慈禧皇太后,是叶赫那拉氏,满洲镶蓝旗人,咸丰二年被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咸丰帝驾崩后,其儿子载淳登基成为同治皇帝,辛酉政变后,同治皇帝尊其为慈禧皇太后,首度垂帘听政。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光绪驾崩后,即日尊为太皇太后,次日崩逝,葬于定东陵。
一个女人,从贵人升为皇贵妃,最终独揽大权成为皇太后,这个女人真的有过人之处。她三度垂帘听政,两次决定皇位继承人,对帝王之术驾轻就熟,却对世界发展潮流十分陌生。她能在男人掌握皇权的世界了,夺得了本来是男人的最高权力,将国家命运控制在她的股掌之中。这个女人人们痛恨过、谴责过、谩骂过,因为这个女人把中国推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深渊,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史的走向。这个女人就是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一生享尽荣华富贵,在清朝后期位高权重。然而,她是怎样从一个普通女人成为一个操纵傀儡皇帝的皇太后的?是谁把她推向历史的最高舞台的?假如没有乱世,假如清朝的"康乾盛世"能保持永久,或许慈禧还只是一个普通的妃嫔,也或许她永远呆在后宫中寂寞终生。可历史就是历史,历史让慈禧有机会接近坠落的皇帝,又受到百般宠爱,最后在代理皇帝干涉政事和后宫乱政中逐渐成熟,而又逐渐有了掌控权力的野心。
咸丰皇帝即位以后,一心想当一个好皇帝,勤政爱民,生活上也较为简朴谨慎。他一上位就四处访求贤才,罢黜贪官污吏。他保举重用了林则徐等人,罢免了满洲贵族,将文渊阁大学士荖英降为五品。然而,太平天国爆发后,咸丰帝受到很大的触动,他感觉到皇位受到了很大的威胁,因此心中十分焦虑,于是便渐渐沉溺于美酒和女色之中,成为一个借助美色排除空虚和压力的放荡不羁的皇帝,甚至还争风吃醋与大臣争夺妓女。
真所谓,乱世出了荒诞的皇帝,当然也出了荒诞的女人。咸丰二年,皇太后要为咸丰帝挑选秀女,十八岁的叶赫那拉氏便经过宫中层层的选拔程序,最终被选中,封为兰贵人,住在长春宫。叶赫那拉氏性格活泼,而且与众不同,不像一般满族女子一样不通文墨,她会写草书,会画兰竹,她"年十六时,五经成诵,通满文,二十四史亦皆浏览"。在满族女子中可以算是多才多艺了。她初进宫时,经常帮助别人,从来不叫苦,任劳任怨,对人温和,因此大家都喜欢她。她也想尽办法接近咸丰皇帝,加上她口才了得,且善于揣摩咸丰帝的心意,很快便受到咸丰帝的宠爱,地位也从贵人升为懿嫔。这个叶赫那拉氏成为了后来的慈禧太后。
咸丰皇帝由于放荡且好色,其后宫的后妃难有生育,后妃中除了丽贵人产下一个女儿之外,其他的妃嫔都没有生下过阿哥或格格。咸丰帝心中多么盼望有个可爱的儿子来作为太子,继承自己的皇位。由于叶赫那拉氏得到咸丰帝的宠幸,于是便常常和咸丰睡在一起。于是,正当咸丰帝愁眉不展的时候,叶赫那拉氏怀孕了。咸丰皇帝喜出望外,对叶赫那拉氏关怀备至,并下令懿嫔的母亲进宫来照顾她。
怀胎十月,叶赫那拉氏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同治皇帝载淳。咸丰皇帝自然也是异常高兴,便将懿嫔升为懿妃,两年后又提为懿贵妃。自从叶赫那拉氏为咸丰生下儿子之后,也曾有一贵妃为咸丰生下一个儿子,但不久就夭折了。于是,咸丰帝就只有一个儿子,母凭子贵,所以叶赫那拉氏自然也就青云直上。后来咸丰皇帝体弱多病,他感到自己恐怕等不到唯一的儿子成年后继承皇位,因此载淳六岁登基成为同治帝,照顾和培养皇帝的重任就落到叶赫那拉氏身上。
那个时候,大清正值内忧外患之际,北有英法联军入侵北京,南有太平天国反清农民运动,体弱多病的咸丰皇帝心力憔悴,又总是沉浸在酒色之中,渐渐地对政事不再用心。于是,备受宠爱的叶赫那拉氏便渐渐地取而代之,也就渐渐地在后宫乱政。开始的时候,咸丰帝只将一些奏章交给叶赫那拉氏整理,然后让她阅览,帮助批阅,后来直接发展到咸丰帝口述,她做记录。也因为她明白将来要照顾和帮助自己的儿子做好皇帝,所以叶赫那拉氏对待奏章也十分用心。她从奏章上观察大臣的言行,熟悉典章制度,学习处理政事的方法,加上她的聪明伶俐,所以就很快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广博的知识,熟悉了训谕款式,时时十分熟练地帮助咸丰帝批阅各省的奏章。
也就是这样,由于清朝处在内忧外患的乱世阶段,也由于咸丰帝自太平天国运动之后心力憔悴,且体弱多病,无心处理政事。这样就成就了叶赫那拉氏,在协助咸丰帝批阅奏章中逐渐成熟,逐渐锻炼了她自己处理政务的能力,也不断地滋长了掌控权力的野心,不断地从接触政治到争权夺位。直至幼年登基的同治皇帝,他无心向学,是文理不通且放纵的薄命天子。相比之下,同治的母亲叶赫那拉氏对政务是如此之熟悉,对政事掌控是如此之驾轻就熟,于是叶赫那拉氏也就顺理成章地垂帘听政,也就顺理成章地被同治尊称为慈禧皇太后。
这就是慈禧皇太后,她之所以能在后宫乱政,帮着皇帝处理政事,后来逐渐地垂帘听政,我们不应该用太多的谩骂看待她。因为她是在乱世中受宠且成熟起来的。她运气好,碰上了两个软弱的皇帝,一个是贪恋美色,面对内忧外患放荡不羁的咸丰皇帝,一个是自我放纵的薄命天子。也正是这两个皇帝无心处理政事,给了她机会,让她接触政治,熟悉奏章和大臣的言行,有了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广博的知识。
所以说,男女的搭配真是奇妙,男的弱女的必强。咸丰和同治的软弱成就了慈禧的强大,为她以后垂帘听政独揽皇权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