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政变是中国历史上一场备受争议的事件,其起因至今仍然扑朔迷离。据史料记载,这起政变的导火索始于皇帝派出的宰相樊甲的一次失言,引发了朝廷内部的明争暗斗。最终,政变导致了皇位的更替,对于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系列事件中,权谋勾心斗角、阴谋暗涌,成为了历史的注脚。
魏明帝曹叡去世的时候,遗命大将军曹爽和太尉司马懿共同辅佐新帝曹芳。刚才开始的时候曹爽十分尊重司马懿,从不独断专行,每遇事都会找司马懿商量沟通。曹叡活着的时候,曹爽尽交结一些趋炎附势之徒如邓飏、李胜、何晏、丁谧等人,这些人虽有才学,但急功近利,好高骛远,不务实际。人以类聚,物以群分,由此可见曹爽也这类人,也说明曹爽最终的失败不是偶然。曹爽的这些朋友一直不被皇帝重用,直到曹爽掌权辅政,这些人才被曹爽提拔重用,引为心腹。何晏这些人认为曹爽应该大权独揽,而不应将权力分享给司马懿。于是他们撺掇着曹爽找皇帝把司马懿明升暗降,从而让曹爽主持朝廷政事,独掌大权。曹爽听从了他们建议,不久司马懿升太傅,被架空。曹爽的几个兄弟曹羲、曹训、曹彦被任命为禁军将领,机要部门的高官。把持朝廷的军政,控制宫禁及都城洛阳警卫。一时间曹爽兄弟权势无双。
表面上曹爽还是很尊重司马懿,实际上已经把司马懿不当回事了。在朝堂上将邓飏、何晏等人升尚书等高官,党同伐异,朝廷上下搞得乌烟瘴气,怨声载道。邓飏、李胜等人为了给曹爽赚取灭国的功勋,提升他的威望,建议曹爽伐蜀汉。曹爽欣然采纳,司马懿劝阻,曹爽不听。公元244年3月,曹爽从洛阳出发西行至长安,发兵十余万,与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夏侯玄一起从骆口进入汉中。蜀汉汉中守将王平率领蜀军与魏军周旋缠斗,汉后主刘禅闻知曹魏入侵汉中,汉中危急,迅急派遣大将军费祎统领数万大军救援汉中。
曹军进军遭到蜀军的殊死抵抗,钝兵不前,曹军军粮物资供应日渐困难,局势恶化。曹爽无奈只得撤军回长安,在撤军途中被费祎设伏阻截,曹军失散伤亡惨重,粮草军资大量遗失,曹爽狼狈逃回长安。
曹爽返回洛阳后,消停了一阵子。在何晏的怂恿撺掇下改革朝廷法令制度,更加独断专行,大肆提拔亲朋党羽。司马懿劝谏阻止,与曹爽产生矛盾,遭到曹爽的忌恨。司马懿为了暂避曹爽锋芒,以退为进,开始在家装病,不上朝参与政事。
自此曹爽更加肆无忌惮,骄奢淫逸,整日与狐朋狗友饮宴作乐。朝廷大臣们对此敢怒不敢言,有些人偷偷跑到司马懿那里诉苦,司马懿安抚他们,让他们暂时忍耐。
曹爽对在家装病的司马懿一直怀有戒备,于是司马懿就装作老态龙钟的样子,吃饭都不能自理,浑身还搞得一片狼藉。大家以为他中风的旧疾复发了,将不久于人世了。有人将司马懿的情况报告给曹爽。曹爽十分欢喜,对一众亲信说:“司马仲达这个样子,我无忧矣!”此后曹爽等人对司马懿不再戒备。
司马懿则在暗地里与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密谋筹划如何诛杀曹爽兄弟及朋党。公元249年,正月,魏帝曹芳拜谒魏明帝曹叡的高平陵,大将军曹爽和他的弟弟中领军曹羲,武卫将军曹训,散骑常侍曹彦等人随侍御驾。司马懿以皇太后的名义下令,关闭洛阳各个城门,率兵占领武库,洛阳城防卫换上了自己的亲信将领,派军队出城占领洛水浮桥。命令司徒高柔持节行大将军权,控制曹爽的大将军军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职事,控制曹羲的中领军军营。然后向魏帝禀奏曹爽的罪行,并说曹爽怀有篡夺皇位的野心,他秉承皇太后的旨意已经控制了洛阳及军队,封锁了高平陵回洛阳的通道洛水浮桥。请皇帝罢免曹爽、曹羲,曹训的官职兵权,让他们回家戴罪,并警告曹爽不得扣留延迟皇帝回洛阳的车驾,否则军法论处。
曹爽得到司马懿的奏章后,并没有呈交给魏帝。此时曹爽已经惶恐不安不知所措,于是把魏帝车驾留宿在伊水之南,让仅有的数千军队构筑防御工事防范司马懿军队的攻击。司马懿想兵不血刃的解决局势,于是派遣侍中许允和尚书陈泰劝说曹爽,让他尽早投降认罪,同时派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去告诉曹爽,说只是免去他的官职,解除兵权而已,绝不会加害他的性命。
曹爽踌躇不决,他召来心腹谋士桓范问计。桓范对曹爽说:“主公切不可轻信司马仲达,为今之计只有请陛下移驾许昌,到时主公以天子诏令征调四方兵马,以讨不臣,看天下谁敢不从”。
曹爽默然不语,桓范又说:“中领军另外一处军营在洛阳城南,洛阳典农校尉的屯田兵马也驻扎在城外,主公可派人持天下诏令前去征召调遣,这两处的将军是忠于陛下的人,必然会遵令而来。从这里到许昌不过两天两夜的路程,而许昌的武器、军资粮草,足以军队使用。主公啊!该决断了。”曹爽说:“当容我思之”,神情阴郁地坐在主位上一动不动,其他人也是黯然无语。
众人沉闷地坐在军帐中,气氛低沉压抑,他们就这样从初夜一直坐到五更,曹爽长叹一声,将长刀扔在地上说:“哎!投降吧,大不了咱们回去做闲散富贵王侯”,其他人听闻曹爽的言语都如去重负。桓范见状大哭哀叹道:“曹子丹(曹真)英雄非凡,怎么生了这几个懦弱无能的儿子,我真是眼瞎追随了你们,现在被你们害死”。
天明,曹爽将司马懿的奏章上呈给魏帝,请求皇帝下诏罢免他的官职并解除兵权,然后护卫着天子的车驾回到了洛阳。然后曹爽兄弟回家戴罪,司马懿派兵包围了曹府,将曹爽兄弟软禁在府中,并你派人监视他们的举动。随后司马懿派人逮捕了与曹爽交往从密的宫中黄门张当,交给廷尉严刑拷打,张当熬不过酷刑,只得按司马懿的意图交待说,曹爽兄弟与尚书何晏、邓飏、丁谧、司隶校尉毕轨、荆州刺史李胜等阴谋篡逆,打算三月中旬发动。于是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及桓范等人被逮捕入狱。以大逆不道的罪名与张当一起被诛灭三族。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司马懿的腹黑及心狠手辣,做事先谋而后动,要么不做,要么做绝,斩草除根,永绝后患的行事风格。曹爽虽然娇纵自大,对司马懿不失厚道。其人在生死攸关的时候优柔寡断,懦弱胆怯,寄希望于对手仁慈和宽宏,是个典型的政治白痴。曹氏的一代和二代相序离世后,曹氏三代中再没有一个可以抗大梁的人物,曹魏政权被窃取就是历史的必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