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如何精巧地算计了司马懿致其身亡?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誉为智谋过人的谋士,他在对付司马懿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其独特的智慧和计谋。通过巧妙地布局和精准的算计,诸葛亮成功地将司马懿引向了绝境,最终导致了司马懿的身亡。这段故事展现了诸葛亮在军事谋略方面的高超才能和丰富智慧,也展现了他对策略和计谋的娴熟运用。

诸葛亮六次北伐期间,遭到了司马懿率领的魏军的顽强抵抗。

诸葛亮和司马懿可谓是一生之敌,前者神机妙算、多智近妖;后者如老熊当道、坚不可撼。

在《三国演义》中,司马懿最终在五丈原拖死了诸葛亮,令他落了个“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悲催境地。

诸葛亮如何精巧地算计了司马懿致其身亡?

这里,我们不谈《三国》,只来讲一段民间流传的关于他俩的故事。

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期间,蜀汉和曹魏的大军在五丈原一带对峙,由于殚思竭虑、辛劳过度,诸葛亮逐渐感觉到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无法支持的地步。

司马懿眼见蜀营上空的将星昏暗不明,立马就觉察出诸葛亮的健康状况不佳,便严令曹军坚守不出,想着有一天诸葛亮实在无法坚持的时候,蜀军必然会自然退去。

为了设法早日让司马懿率军和蜀汉军队进行决战,诸葛亮思虑良久,派出了一位使者,带着礼盒和一封书信去魏营见司马懿。

司马懿翻开礼盒,里边却是一些妇人的衣物和首饰,他再拆开信件一看,信中竟是嘲笑他如同妇人一般胆小的话语。

他明白了,诸葛亮这是要成心激怒他,以便诱使他率军和蜀军展开决战。

司马懿可没有那么容易上当,他哈哈大笑,让人把使者请入后营,还设下宴席,亲自接待这位使者吃饭。

酒过三巡之后,司马懿有意无意地向来使询问诸葛亮的近况,使者如实告知他:诸葛丞相每日只能吃两、三小碗米饭,而且军中的一切大小事务都要亲自经手,等等。

司马懿唏嘘之余,不由感慨:长此下去,诸葛孔明还能活上多久啊!

但他还是装作若无其事地说:孔明虽与我为敌,却乃我平生最敬重之人,请你回去后转告他,一定要保重身体啊!

使者很是感激,赶紧拱手相谢,又苦闷着脸补充道:这还不算,几乎每天夜深时刻,丞相还要撰写自己治军打仗的经验呢,书名仿佛叫作《诸葛秘籍》,我等多次劝他歇息,但他总是不停笔,可真让人担心啊。

听使者这么一说,司马懿马上更感兴趣了,他猜测,这极可能是孔明自知命不长久,想要争分夺秒地遗留下自己的用兵经验,以便留给继任的统帅来参考和学习的。

不数日,司马懿再次夜观天象,忽见五丈原上空的将星陨落,他掐指一算,便知道是诸葛亮归西了。

他赶紧命令大军一起出动,率领魏军朝着蜀军大营的方向掩杀过去。

看见魏军大举来袭,蜀军且战且退,不到一个时辰,蜀军便向南败退了百余里,留下了大量的营帐、旗帜和军械。

司马懿率领着魏军占领了五丈原。

站在五丈原的一块高地上,看到蜀军退而有序、杂而不乱,司马懿不禁赞叹起诸葛亮的治军本领来。他看得出,诸葛亮在去世前,对他的袭击是有所预判和准备的,这个诸葛孔明果真是个奇才啊!

正当他感慨万千的时候,一位将领手捧一本书籍,前来叩见司马懿,说是在蜀军的中军帐里发现的,封面上还写着“诸葛秘籍”四个大字。

司马懿大喜过望,赶紧让他呈了上来。

他迫不及待地抓过这本书,诸葛亮那熟悉的笔迹历历在目,这可不就是蜀军使者说起的那本《诸葛秘籍》吗!

司马懿细细地品读起来,可是,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这本书的纸张相当黏重,翻阅起来很是吃力。

司马懿用指头蘸上自己的唾沫,才这勉强把纸张一页一页地翻了开来。果然,这本《诸葛秘籍》写得十分独到精辟,令他越读越有兴致,想着一下子阅读完毕。

可是,刚翻看了不到十来页的时候,司马懿忽然感到自己的嘴唇有些发麻,头部昏闷,视物也变得天旋地转起来。

不好!司马懿顿时明白了过来,他大叫一声:我又中了诸葛村夫的诡计了!言毕倒地身亡。

原来,诸葛亮感觉身体每日俱下,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了,便书写了这本《诸葛秘籍》,并让人反复在纸张上涂抹了毒液。

他吩咐手下人等,待到自己殡天后,军中不得举丧,马上后队改前队,有序地向成都方向撤退。又密令心腹,在撤离的时候,务必一定要将这本《诸葛秘籍》留在中军账里。

交代完毕后,诸葛亮这才如释重负,缓缓地闭上了眼睛,他至死都没有忘记:司马懿有个喜欢用指头蘸着唾沫翻书的老习惯。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