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回到汉朝后,他的匈奴妻儿去向何方?

张骞自西域归来后,面对困难的选择:留下匈奴妻儿,还是与之分离?他心中忧虑,抉择艰难。匈奴妻儿去向何方,成为他心头一大疑团。在这个时代的纷繁世界中,张骞将如何应对这个困局,又将会走向何方?

张骞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不仅是一次极为艰险的外交旅行,同时也是一次卓有成效的科学考察。一生充满传奇经历,汉武帝以军功封其为博望侯,而他在匈奴期间娶的匈奴老婆和生的孩子却在史书中很难找到记录,他们最后去哪里了?

张骞回到汉朝后,他的匈奴妻儿去向何方?

秦朝末年中原陷入战乱,北方草原上的匈奴开始强大起来,控制了中国东北部、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汉朝建立初期,匈奴冒顿单于征服西域后,开始频繁南下骚扰,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迎击,不料被困白登,差点丢了性命,从此汉朝开始了屈辱的和亲政策,依靠女人来换取和平,汉朝也开始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经过“文景之治”,到汉武帝时期,国库充盈,积攒的财富已经足以对抗匈奴,然而汉朝缺少一样最重要的战略物资:千里马。要对付来去如风的游牧民族,没有骑兵就不能成功,而当时的西域正好出产良马,尤其是中亚一带出产闻名遐迩的汗血宝马,而月氏和匈奴有世仇,因此汉武帝决定派人去西域,一来引进良马,二来联合月氏共同对付强大的匈奴。

张骞是今天陕西汉中城固人,后入宫做了汉武帝身边的侍从官,汉武帝物色出使西域的人选时,张骞主动要求担此重任,公元前139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从长安出发前往西域,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次西行不亚于800年后的唐僧西天取经,而且是经过匈奴辖区深入敌后,对匈奴来说带有“间谍”性质,因此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的骑兵,张骞一行人全部被抓获,被带到了今天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的匈奴王庭扣留和软禁起来。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甚至还要给张骞送女子为妻,可以说这是一招“美人计”,而张骞将计就计娶了这位女子,没想到这是一位温柔善良的平民草原女子,不仅没有收集情报的意思,还给了张骞教说匈奴语言,给他讲匈奴的风土人情,给了张骞从未有过的安慰与温暖,还给他生了两个儿子。然而张骞在匈奴的掌控中度过了十年的游牧生活始终“持汉节不失”, 牢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

一次张骞灌醉了看守他的士兵,带着妻儿准备逃脱,然而匈奴的地界太大了,从呼和浩特到西域几千公里的路途全是茫茫草原和沙漠,匈奴人发现张骞逃跑后一直派兵抓捕,匈奴妻子为了能让张骞顺利逃脱,带着儿子与追兵周旋,最后被抓了回去,受尽了屈辱,而张骞向西奔走了几十天,抵达大宛,大宛国是中亚的一个富裕之邦,早有通汉之意。大宛王派人送他们到康居,通过康居终于找到了大月氏。谁知大月氏的情况已发生变化,由于遭到乌孙的排挤,他们离开伊犁河到大夏(今阿富汗北部),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已经开始图谋进入印度,而不想再向东找匈奴报仇了。张骞在大月氏滞留了一年多,经过不断努力,联络大月氏抗击匈奴的目的还是没有达到,只好离开大月氏回国,回来时张骞为了避开匈奴领地,选择了另一条路,但是他还是被抓住了,又被送到了单于那里,单于非常气愤,但是由于他想利用张骞来对付汉朝,因此没有杀张骞,还把张骞以前的妻儿送到他身边,只是加强了看管。一年后,单于病死,匈奴发生内乱,张骞乘机带妻儿再次逃脱,这一次,他们的方向是日思夜想的汉朝。

走到甘肃天水张家川县时,再翻越一座大山关山就可到达长安,张骞怕汉武帝因他娶匈奴人为妻而杀他全家,于是他只身一人翻越关山后到长安面见武帝,将妻子和两个儿子留在天水张家川,关山又叫陇坻、陇山,是横亘于陕甘两省的大山,属秦岭余脉,也是防守长安的最后一道天然屏障,自古就有“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的说法,张骞久去无音信,其妻因担心丈夫被杀,一年后郁郁而终,死后葬在了张家川北,张家川县内恭门乡至今还有望夫台。张骞见了汉武帝后,为汉武帝带回了丰富的有关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等信息。被汉武帝封为太中大夫,还把张骞的混血儿子张绵被封为把守边关的将领。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命张骞随卫青军攻打匈奴,因“知水草”,又被封为博望侯。公元前115年,张骞从乌孙归汉后的第二年(公元前114)就离开了人世,而他的匈奴混血儿子,先后在今天水张家川张棉驿乡和平凉万泉镇守,死后葬在今张家川县城的三台观,为纪念张骞之子张绵抗拒匈奴的功绩,当地人把张绵驻过军的地方改为张棉驿,张棉驿乡一直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清朝末年还在为来来往往的商队发挥着作用,直到民国时期,关山这条丝绸之路才陇海铁路取代,然而张骞和他的儿子还在被丝绸之路沿途百姓纪念,天水的望夫台和张棉驿乡就是最好的证明。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