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何结交辽东公孙渊?陆逊之弟揭示真相

公孙渊是朝廷批准冷遇孙权的结果,孙权为了争取更多的支持与忠诚的朝臣,因此结交了辽东的公孙渊。陆逊之弟陆抗在一次谈话中揭示了这个秘密,他表示孙权当时为了增加自己的声望和权力,不得不与那些被朝廷排斥的人结盟。这也展现了孙权为了自己的利益和统一江东而愿意冒险的决心。

陆逊本名陆议,来自吴之四姓的陆氏家族。自从建安八年他成为孙权的幕僚之后,逐渐受到孙权赏识。建安二十四年陆逊参与偷袭荆州初露头脚,在夷陵之战中一战成名,此后陆逊便成为东吴朝中的顶梁柱。

孙权为何结交辽东公孙渊?陆逊之弟揭示真相

陆逊的父亲是陆骏,官至九江都尉。在历史记载中,陆逊还有一个弟弟和两个妹妹。他的一个妹妹嫁给了顾邵,生了顾谭和顾承二子。另外一个妹妹嫁给了姚家并生了姚信。陆逊的弟弟,也在东吴任职,此人正是陆瑁。大家可能对陆逊非常了解,但对陆瑁可能并非熟悉。本文就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这位东吴丞相之弟的一生。

陆瑁字子璋,他打小就爱学习,还很有情义。陈国陈融、陈留濮阳逸、沛郡蒋纂、广陵袁迪等这些出身卑微且也很有志向的人,都主动和陆瑁结交。陆瑁也非常慷慨,愿意和这些志同道合的人分享自己的珍美物品。时间长了,陆瑁的名声也越传越远。甚至出现,一个同郡人叫徐原,他迁徙​到会稽之后病重。在弥留之际,徐原留下遗书表示把自己幼小的孩子托付给素不相识的陆瑁。话说这事儿挺荒谬的,谁都不认识谁,就打算把自己孩子托付出去。咱们换个角度,要咱们是陆瑁,肯定也不同意。但陆瑁得知此时后,给徐原修建了坟墓,也收养了他的儿子。

陆瑁的叔叔陆绩去世的比较早,陆绩留下两个男孩和一个女孩,都只有几岁。陆瑁看到后主动将他们接到自己家中抚养,知道弟弟妹妹们长大后才分开。在这期间,面对州郡的offer,他都视而不见。嘉禾元年,东吴朝廷用公车征召陆瑁为官,担任议郎和选曹尚书等工作,工作内容是顾问及选举祠祭。

不久之后,孙权在战略方面亲近辽东公孙渊,打算在曹魏后方安放一个定时炸弹。但在公孙渊摇摆不定和曹魏方面的巨大压力下,公孙渊与孙权决裂。要知道,孙权联络公孙渊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甚至成本极高而收效不一定。公孙渊摆向曹魏后,孙权极为愤慨,公开表示自己要跨海亲征辽东。

如此荒谬的决定实在是让人啼笑皆非,不过此时,大臣们需要做的是思考如何让天子收回成命,给陛下一个台阶下,这个重担就自然而然交给了陆顾问,陆顾上疏劝谏孙权。

陆瑁表示,自己听说贤明的君主亲征外族,其实只是为了保持关系,并非要在当地长期获利或占据当地。自古之人划分国土时,称呼这种地方为“荒服”。正是为了表示这些地方不能长久保有。现如今公孙渊就是一个东夷小丑,远在天涯海角。虽然他们长着人类的面孔,但实际上就是人面兽心。

陆瑁认为,国家赐他们金银珠宝,并非是嘉奖他们,反而是诱导他们,这都是为了获取他们北方的马匹。公孙渊此人极其狡诈,他这是山高皇帝远,正是野蛮人的习性,不至于咱们生气。汉朝的皇帝经常与外夷交好,甚至派遣使节充当“散财童子”,这样的话中原的物件能在西域也能随处可见。这些外夷有时会因此恭敬,但他们仍杀害使者、侵略财物。

陆瑁指出,现在您如此震怒,想要跨海踏上辽东。群臣都心里不安,这是因为曹魏与我国接壤且虎视眈眈,如果有可乘之机曹魏一定会南下进攻。跨海本来就是为了买马匹,是为了解除现在马匹不足的忧虑。如果因为您的恼怒而丢了西瓜捡芝麻,出动大军进攻辽东,这是敌人们最愿意看到的情况,也并非我们吴国的好计策。

陆瑁强调,咱们距离公孙渊路途遥远。如果成功登岸,咱们也只能兵分三路,一路进攻,一路保护船只,另一路负责粮草。即使出征的人很多,也难全部参与作战。再加上徒步运送粮草,深入敌军后方,考虑到敌军骑兵庞大,随时可能会拦截我们的粮道。另外,如果公孙渊使诈和魏国保持关系,只要我们进攻,魏国也会参与进来。退一步讲,如果公孙渊跟咱们1v1,咱们大军压境,他们看到王师直接逃跑,咱们也无法立刻歼灭。如果您征讨辽东的兵马在北方滞留,咱们国内的山越又起来闹事,这恐怕会惹来大麻烦。

孙权了解到陆瑁的建议后,并没有听从。

看来面子还给的不够,继续劝吧…

陆瑁赶紧再次上书表示,战争最原始本来是古人用来讨伐暴乱,震慑四方的。原始的战争基本都在奸雄已经被铲除,天下太平的时候、君主在朝廷之上从容地闲谈的内容。如果是中原混战之时,君主都应该沉淀国家之根本,爱惜国力珍惜国库钱财,让国家休养生息,等其他敌人衰败后再动手。

陆瑁指出,现如今曹魏还没有展现衰败,而我们却要舍近求远,折腾自己的军队。当年尉佗造反,虽然叛乱声势很大。但汉文帝也因为国情而更多采用告喻的方式。现在曹魏上位歼灭,边境常常传出战况,即使是小规模的叛乱,咱们也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更不应将公孙渊作为首要矛盾。

陆瑁劝谏,希望陛下能够消消气,多使用合宜的计谋,现在应主动稳定大军,多为日后做一些长远规划,这样就是天下人最大的幸事。

孙权再次浏览了陆瑁的上书,赞赏陆瑁言辞恳切,便取消了跨海亲征辽东的念头。

看来,给天子台阶下,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不只费吐沫星子,也废了不少墨水。

赤乌二年(239年),陆瑁去世。陆家后来的发展,在陆逊这一支儿继续书写着历史性奇迹。

文:正聊三国作者XXY

了解更多三国趣事,请多多关注,正聊三国。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