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历史中的爱琴文明是什么样的 他们是怎么看待该文明的

  爱琴文明是希腊及爱琴地区史前文明的简称。它曾被称为迈锡尼文明,是因为这一文明的存在被海因里希·施里曼在1876年的发掘中揭示出来而广为人知。然而,后续的发现证明迈锡尼并不在爱琴文明的早期占据中心地位,因此后来更多地使用更为一般的地理名称来命名这个文明。

  存在了至少三千多年的爱琴文明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持续的?考古发掘提供了许多证据以回答这一问题。爱琴文明的根可以追溯到漫长的原始新石器时代,这一时期代表为克诺素斯将近6米厚的地层,它包含了石器以及手工制作打磨的器皿的碎片,显示了从底层到顶端持续的技术发展。

  米诺斯文明层可能比希沙立克(HissarIIk)的最底层年代更早。它的结束标志为对陶器上白色充填的锯齿状装饰的引进,还发现了以其单色颜料对其主题的复制品。在这一阶段的结束后,紧接着的是青铜时代的开端以及米诺斯文明的第一阶段。因此,对于分层的仔细观察可以辨认出另外八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标志有陶器风格的重要进步。这些阶段占据了整个青铜时代,而后者的终结,标志为铁这一更为先进的材料的引入,也宣告了爱琴时代的落幕。

« 上一篇
下一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