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唐玄宗李治,素有“开元盛世”之称,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杰出君主。虽然有人认为他只是一个傀儡皇帝,但实际上,李治并非如此。他当上帝王的原因与他的实力密不可分。在他的统治下,唐朝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使得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国力达到了一个顶峰。他的才干和政治智慧是他成为一代明君的重要原因。
李治是个怎么样的人物呢?李治不软弱无能,武曌哪能当帝王?武家到武曌这一代就已经没落了,成为了商旅。毫无根基的武曌能够击败五姓七望出身的王氏皇后,除了她自己心狠之外,更得寓于李治的昏庸和懦弱!武曌在称圣之前,李治也感觉到她的威胁了,于是暗中指使上官仪上奏废武后。要知道,当时武曌所能依靠的只有李治,不明白李治为何还要怕她。
李治并不出色,不会经营自己阵营的人,就这样,没人敢管后宫干政的相关事情。纵观武曌的一生,可谓是六亲不认,长女被她亲手捂杀;长子李弘又死的不明不白;二子李贤有才能,但挡了她称王的路,于是被废,又死的莫名其妙。所谓赌桌之上无父子,民间自古常用这句话来形容赌徒间的博杀无義,而权力对于人的吸引则更是登峰造极。
隋炀帝弑父杀兄而上位的事实摆在眼前,而李世民为了权利之争,对杀兄弟之举也了然心记。因此对于一个信奉权力至上的人而言,他们时刻警惕类似的事情。李世民的两个儿子李承、乾李泰为太子之争,经常斗个你死我活,这种切肤之痛使李世民常常警醒。故此,他对于身边的这位冒似赢弱无威胁的嫡子李治,自然会青睐有加,着重培养。
即使是后来发现儿子李治生活作风有问题,与自己宠幸过的才人武媚娘交好。先不说知不知道?就算是知道了,自然也会是睁只眼闭只眼。对于古代帝王而言,年年选妃纳妾,新的才人招手即至,甚至都应付不过来。因此对于极个别妃子和儿子的走私行为,自视为是家常便饭,生活小节类的问题,泰然处之,不当回事也属正常了。
大唐朝的风流韵事以及性开放的态度,历史闻名旷古绝伦。就算是拿现代社会来比,那都是属于世界级别的。这种不论辈份的态度,也许和当时所处的现实环境分不开。从两晋到南北隋朝,延续几百年的战乱纷争。太平的日子少,人口急剧下降,好不容易迎来天下持久的盛世太平,且物质充沛,就要休养生息,且抓紧生养造人发展人口。唐太宗李世民英明果敢,也许就是看到这一点,天下安定,疆域辽阔,需要发展人口。
选择李治继承天下,虽然说会难有扩展宏图伟业的旷世之举,但是以唐太宗开疆拓土打天下,阅人无数深谋远虑的眼光而论,李治守土保家的能力还是有的,自是不会看走眼。后来的事实也足以证明,李治除了身体些微赢弱,能力还是毋庸置疑的。唐太宗选择李治继承续位,也乐得个老来安享晚年。同时,也为李治的平稳过渡打下了坚实基础,不得不说,唐太宗属实眼光独到!
文:风软一江水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
林苑浮生工作室:求识、趣味、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