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什么不让自己真正喜欢的女人做皇后?

  卫子夫比王夫人更早生下了汉武帝的长子,解决了汉武帝因缺乏继承人而面临的关键政治危机。年仅29岁的汉武帝欣喜若狂,下令撰写了一篇热情洋溢的《皇太子赋》,并册封卫子夫为皇后,实质上宣告了刘据是皇太子。然而,尽管汉武帝在全国范围内展示了政治姿态,给予了卫氏家族足够的面子,但他却迟迟不肯正式册封太子,而且这种状况持续了7年之久。

  因为他宠爱的王夫人不久后也产下了儿子刘闳,汉武帝当然可以选择学习他的父亲景帝,在自己的儿子中从容考察,也省得出现“废立”的麻烦。那么,这个计划为什么搁浅了呢?因为政治。王夫人族人在史书上的缺载,以及卫青以金钱对她家人的贿赂,都说明其娘家力量的薄弱,甚至找不出一个可以被汉武帝“抬举”领兵的人才,哪怕仅仅是去战场上镀镀金,再以战功封侯都做不到,这一点甚至不如李夫人的兄弟贰师将军李广利。

  而在汉朝的制度体系里,皇后的母家同样也属宗室,卫皇后家族的人才辈出,让这位“舞女皇后”的政治资本越来越深厚,几乎无法动摇。自公元前129年开始,公元前128年、127年、124年,连续4次,卫青创不断造边功奇迹。公元前123年春夏,卫青又以大将军身份两次率10万骑兵攻匈奴,他的外甥霍去病也崭露头角获封冠军侯,以军功创造了一门五侯的奇迹。

  面对卫皇后娘家的强势崛起,汉武帝无法犹豫了,终于在公元前122年,册立时年7岁的皇长子刘据为太子,对于他的爱人王夫人之子,则只能在几年后封王补偿。有意思的是,详细记载齐王刘闳、燕王刘旦、广陵王刘胥册封前后文书的《史记·三王世家》的最开头就是“大司马臣去病昧死再拜上疏皇帝陛下”。

  这个大司马就是霍去病,也就是太子刘据的表哥,皇后的亲外甥,在他去世的当年,公元前117年,领衔上疏,请封汉武帝三子为王。可想而知,这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少年将军做前锋的一次政治攻击,为维护太子的地位,催促皇帝确定诸子的名分,将日渐长大的诸王撵到封地上去,远离宫廷,远离政治中心。

  面对卫、霍后族的压力,汉武帝还是妥协了,但也为日后的“巫蛊之祸”埋下了祸根,当霍去病、卫青这两棵参天大树相继死去,不想自己身后再出现一个吕后和汉惠帝的汉武帝,终究还是下手了。


« 上一篇
下一篇 »